|
例13.刘某,女。发表时间:2021-06-09 15:20作者:紫和堂重症肌无力中医门诊 因“肢体易疲劳4年”于1996年11月24日就诊。患者有重症肌无力病史,时值产后,腰酸,吞咽困难,眠差,体倦,肢体乏力,舌嫩苔白,脉细。 中医诊断:痿症,脾胃虚损,损及五脏,兼产后肝肾不足之证;西医诊断:重症肌无力(全身型)。治以健牌益损,兼补肝肾。 处方:五爪龙60克,太子参、千斤拔各30克,何首乌20克,鸡内金12克,茯苓、白术各15克,旱莲草、女贞子、当归头各10克,柴胡、升麻各6克,甘草3克,每日1剂。 20剂后,症状减轻,守方加减,继续治疗,半年后,原服溴吡斯的明每日3次,每次30mg,渐减量至停用,症状消失,此期间,在两个阶段患者因兼证不同而治法相应调整。 5月至8月间,患者因乏力疲倦,吞咽困难,舌嫩红,苔浊,脉细尺弱,时令当夏,湿阻之象,加用薏苡仁轻灵渗湿,并注意养血,加用首乌、鸡血藤以养肝血,肝旺而疏泻功能转健,不治湿而湿浊得化。 11月间,患者症状减轻,但易于感冒,舌胖嫩,舌前少苔、根部浊,脉细。时值秋冬,主燥主寒,气虚卫外不固,故去薏仁,加大太子参用量至50克,加山药、石斛养阴益肾,加稀签草轻蔬外邪,临证治其兼症而获良效。 |